“冬病夏治”是祖国传统中医药的特色疗法之一。它是根据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中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对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症状容易加重的疾病(冬病),选择在炎热的夏季之时,通过中药内服,穴位贴敷、针灸、拔罐等手段治疗(夏治)。
三伏时期,阳气发泄,气血趋于体表,皮肤松驰、毛孔张开,借助夏季阳气旺盛之力,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,可起到鼓舞阳气、疏通经络、调节脏腑气血、健脾益肺、温阳补肾、增强免疫功能、扶正固本、预防疾病的作用,从而减少“冬病”的发生或减轻“冬病”的病情,预防、治疗冬季易发的疾病。
 
三伏贴贴敷时间
第一次贴敷时间(伏前贴)
2025年6月21日—7月19日
第二次贴敷时间(初伏贴)
2025年7月20日—7月29日
第三次贴敷时间(中伏贴)
2025年7月30日—8月8日
第四次贴敷时间(末伏贴)
2025年8月9日—8月18日
第五次贴敷时间(加强贴)
2025年8月19日—8月31日
 
适用疾病
1、呼吸系统疾病: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炎、咽炎、体虚感冒等。
2、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胀、胃酸、胃痛等,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腹泻等。
3、妇产科疾病:痛经、产后头痛、产后风等寒症。
4、儿科疾病:消化不良、慢性腹泻等。
5、骨关节疾病: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、肩、腰腿痛等。
6、其他疾病:各种体虚,如慢性疲劳综合征、免疫力低下、亚健康等。
 
温馨提示
1、儿童每次30分钟—2小时,成人3—5小时。
2、尽量保持敷贴处皮肤干燥,敷贴当天不能游泳或者进行剧烈活动。
3、在敷贴期间忌食生冷、辛辣刺激、油腻的食物。
4、敷贴后局部会有发红或灼热感,如有瘙痒、红疹等现象,请立即停止贴敷,联系医生进行咨询。
 
上一篇:医院动态 | 党建联建续新篇,共筑健康家园梦 下一篇:【中医减重门诊开诊】科学管理体重,拥抱健康生活